生物質燃料是由秸稈、稻草、稻殼、花生殼、玉米芯、油茶殼和棉籽殼加工而成的柱狀環保新能源。還有“三殘”。生物質顆粒的直徑一般為6-10毫米。
基本特征
生物質型煤以農林廢棄物為原料,制成各種型煤(如塊狀、顆粒狀等。)經粉碎、混合、擠壓、干燥。),可以作為新的清潔燃料直接燃燒。生物質型煤燃料多為農作物秸稈、花生殼、樹皮、鋸末和固體廢棄物(糠醛渣、食用菌渣等)加工而成的塊狀燃料。)。).生物質顆粒燃料的直徑一般為6-10毫米,長度為其直徑的4-5倍,破碎率小于1.5%-2.0%,干基含水量小于10%-15%,灰分小于1.5%。歐盟標準沒有規定生物質顆粒的熱值,而是要求賣方標注。瑞典標準要求生物質顆粒的熱值一般應大于16.9 MJ。
生物質固體成型技術
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技術是將各種分散的生物質,如秸稈、樹枝等,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壓制成各種具有一定形狀和較高密度的成型燃料的新技術。其產品為棒狀、塊狀和顆粒狀燃料,密度為0.8-1.4 g/cm3,熱值約為16720 kj/kg。其性能優于木材,相當于中煙煤,可直接燃燒,燃燒特性明顯改善;同時具有黑煙少、火力強、燃燒充分、無飛灰、清潔衛生、氮氧化物(NOx)和硫氧化物(SOx)排放量極小的優點。并且便于運輸和儲存,成為一種商品,可以代替煤炭在鍋爐中直接燃燒發電或供熱,也可以用于解決農村基本生活能源問題。